济南工作服定做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行业动态

他看到那些文字真的把舞者砸死了,把岛上的人民砸死了 - 周东彦 1席第562位讲者

作者: 时间:2018-05-01 19:51:10 点击:
他看到那些文字真的把舞者砸死了,把岛上的人民砸死了 | 周东彦 1席第562位讲者 周东彦,剧院及影象导演。“美”转了1个弯,在台上变成了道路,变成了绝对抽象的线条,抽象的块、面。然后“丽”渐渐地爬上来。台湾的作家骆以军说,它像是1只大眼睛的鹿。穿梭在剧院和影象的梦周东彦大家好,我是周东彦。我是1个剧院导演,同时也是1个影象导演。我的作品可以在电影院里看到,可以在KTV里看到。现在看到的是去年金曲奖我跟林宥嘉的合作,它利用了浮空投影的技术。第28届金曲奖 林宥嘉《没用的伞》浮空投影有甚么特别呢?如果在1个戏里或表演里,我们后面是1个苹果园,前面会有个纱幕,我们可以将1个苹果悬浮在演员肩膀的位置。导演说苹果放大1点,苹果就变大1点。如果有互动装置的话,这个苹果可能可以和演员的手

周东彦,剧院及影象导演。


“美”转了1个弯,在台上变成了道路,变成了绝对抽象的线条,抽象的块、面。然后“丽”渐渐地爬上来。台湾的作家骆以军说,它像是1只大眼睛的鹿。




穿梭在剧院和影象的梦

周东彦

大家好,我是周东彦。我是1个剧院导演,同时也是1个影象导演。


我的作品可以在电影院里看到,可以在KTV里看到。现在看到的是去年金曲奖我跟林宥嘉的合作,它利用了浮空投影的技术。


第2工作服长款式图片大全
8届金曲奖 林宥嘉《没用的伞》


浮空投影有甚么特别呢?如果在1个戏里或表演里,我们后面是1个苹果园,前面会有个纱幕,我们可以将1个苹果悬浮在演员肩膀的位置。


导演说苹果放大1点,苹果就变大1点。如果有互动装置的话,这个苹果可能可以和演员的手做1些互动,它可以造成很多视觉的效果。但我更有兴趣的事情是,这个苹果可以变得立体。


如果这个苹果变得1百倍大,比方说我前面是1个半透明的苹果,它变成了1个屋子、1个房间,乃至它变成另外1个我、3个我、4个我,我可以跟我自己讲话。这些是我感兴趣的。


我觉得影象跟剧院的结合,它应当要创造另外1个象限,它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瞬间的变化。如果台上有1棵树要搬走,就算再快也要1秒,但在台上任何的影象,在0.1毫秒之内它就能够完全消失。


剧院是甚么?我们今天恰好在1个剧院里面。剧院是你跟我在同1个空间里面,我们在经历同1个时刻,我们的眼神可以交换。我现在看着这位女士,她知道我在看她,离我近1点的话,她可以感觉到我的手有1点在抖。


剧院就是这个时刻、这个当下,每时每刻都是那末地真实。当我们把真实的东西跟预先录好的东西放在1起,有趣的事情就产生了。

我大学毕业后做了1个作品叫《空的记忆》,我不想让影象再是单薄的背景,我想要让它是活动的、半透的,它可以变成盒子,变成各式各样的形状。



做完两年以后,这个作品很荣幸地取得英国的世界剧院奖互动与新媒体大奖。我因此得以认识1位老先生Mikael Fock,他在丹麦的1个艺术中心工作,而这个艺术中心专注于表演与科技艺术的结合。我非常感兴趣。


济南定做工服厂家

他告知我长时间以来他都在做1个叫浮空投影的技术,在大陆这边叫作全息投影,可以佩戴着3D眼镜观看。我很好奇,决定要1起合作来试试看。

我查了很多资料,我想大家也有听过或看过很多例子,最着名的例子应当就是2013年周杰伦的演唱会跨时空跟邓丽君合唱,这就是全息投影技术。



我今天讲到的全息投影技术,事实上它也能够说是1个老技术。在19世纪有1个叫佩珀尔的科学家,他做了1个展现,这个展现很迅速地被剧院表演应用。


比以下面的图中,1这里是观众,2是下面的表演者。当受光的时候,影象会透过3这块玻璃反射到观众的眼前,所以观众就会以为这个武士正在刺杀1个幽灵。


这是非常古老的1个技术,它常常被应用在宗教的戏剧里面,让大家畏敬神明。丹麦人玩这个玩了很久,把它变成了1个现代的技术。这是1个钢结构袒露的状态,我们要戴着3D眼镜才能看。它是双投影,就是刚刚那个佩珀尔幻象的现代化版本。



后来我们把它带回了台湾。图中左下角地上白白的幕就是我们反射的画面。



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排练的时候这个反射的状态。


当他们躺着的时候,其实透过反射,观众看起来他是立着的。


这个作品跟丹麦的团队合作,发展了两年。我没带任何文本,我们开始聊天,开始找故事。丹麦,人们都说它是世界上快乐指数最高的国家,我想记忆里应当有很多快乐的东西吧。我也开始跟台湾演员聊天,跟他们讨论甚么是快乐,结果他们讲的都是有点悲伤的记忆。

人们快乐的记忆好像都很短暂,倏忽即逝,但悲伤的记忆却能够非常地深入,而且有的时候我们会透过悲伤来理解快乐,所以我让两个演员站在台上聊天。



那个时候我根本不会用浮空投影,就只是开始学而已。所有东西都是平面的,只是略微让那个字立体1点。所以你看到的就很简单,就是两个人辩论或聊天的模样。

我希望这个国际合作是丹麦团队到台湾来住1个月,台湾团队到丹麦去住1个月,然后保持两年。每次1个月结束,我们都要做1个显现,所以这个显现是越做越利害,越做越复杂。

在此先给大家看我们最后1次显现的片断,所有的录影都是用2D的方式录的。但大家可以想象,当你站在剧院里面的时候,两颗头颅立体地飘浮到你眼前的画面。这个作品叫作《光年纪事》。




在经过了4次的发展以后,我们决定让两个主角在梦里面相遇,他们在梦里面告知彼此自己的故事。


画面里我们看到的人形实际上是现场实时感测的,所以它们是立体的。这跟大家过去看过的可能有点不1样,之前大部份都是背景,但这次我们想要把演员浮在空中做梦。


我从小喜欢做梦。我听演员隽展讲他小时候的记忆,他总是做同1个梦,梦到他爸爸回来看他。我就告知自己,我1定要把这个梦做出来给大家看,所以我们开始打造这个空间。


但我不想找3D动画师去画出1个完善的状态,我想要试1些不1样的东西。我们去了隽展的老家,他的老家已没有人住了,乃至在我们去之前还遭了小偷,1片混乱。



我们用了Kinect这个装备去扫描他的家,花了很久的时间把它放进电脑里,得到了1个躯壳。



我们把这个躯壳带到剧院里面,开始测试它的象限,测试观众要坐在多高,如果把它旋转起来会是甚么模样。我们发现它不太短裙工作服写真
对劲,不太好用,其实不成立。



所以我们开始把家具拆开来,这是我们的幕后秘辛。


剧院是1个时间的艺术,影象也是1个时间的艺术,它们相处得最好的地方就是在右侧这个时间轴上面。我们把所有要用的物件放上去,X、Y、Z轴都是里面的1个象限,每个物件都有自己的光影变化和移动。所以这整套家具可以旋转进来。


这里说白了就是所有的动画都可以被我们控制,放在时间轴上面。我们不希望它是1个算好的动画,那是假的。

接下来请大家看1下这个场景变化。他是怎样从他的床爬到这个楼梯上的,大家可以想想。


相信大家都做过掉到楼梯下面的梦,我就特别想要把这个画面做出来。



这就是刚刚那1段楼梯段落要花的时间和数字,还有设定。


这个东西看起来复杂,但最直接最明白的就是右侧这3层,这3层就是现场的人形感应。当他在剧中喊出第3声“妈妈”的时候,人形感应启动,他就变成了碎片,进入到另外1个梦境,刚刚那个梦就突然醒来了。

这是我们跟丹麦和台湾的团队1起渐渐地做出来的。在扫描场景以后,我们就大胆地想要扫描人。现在别的真人动画已做得太好了,我们扫描出来的东西却总是破破碎碎的,乃至只有单个色彩。但这仿佛更像是梦里面的画面。


我们扫描了演员,但是我们其实不想他像好莱坞动画1样真实地开始动。我在想我们怎样样去听他人的故事。


当我们走到美术馆里面,在看中世纪、文艺复兴和18世纪的雕像的时候,我们到底在看甚么?如果现代的亚洲人被做成雕像,那会是甚么样的状态?如果他们可以看彼此,可以进到彼此的心、彼此的世界,会是甚么样?


浮光投影,或说全息投影,它最特别的就是1切东西都飘浮得特别成心思。



说了这么多,这个故事到底怎样样,我想只有等它到各位在的城市大家才会知道。这个作品将会在今年8月在台北艺术节首演。


在《光年纪事》的期间,我也接受了林怀民老师的约请,跟他1起花了3年做了1个新的作品,去年11月刚刚首演,这个作品叫作《关于岛屿》。




3年来我带着团队,1直在问他人的文化在说甚么、在想甚么,我们要怎样表达自己的文化。而林老师带着我们去看,我们自己的土地长了甚么模样的文化。更有趣的是在之前的作品里面,我们学了很多新的技术,但林老师统统都不要,他说他不要任何的花招。


老师想将舞蹈与印刷体的文字做结合,所以我们开始上课,我们开始理解印刷体是怎样来的。他丢给我们很多关于台湾的文学作品,有34百页的word文档。它是分县市的,基隆有属于基隆的1大段,花莲有属于花莲的1大段。我们开始看,开始咀嚼。


我带了演唱会的团队,带了很会做3D建模打光的团队,可以把字打得很立体,让字可以旋转跳跃,老师完全都不要。他说我就要黑与白,我不要光影,我不要立体,我要字就要是平的,像是书本上面的那个状态。



我们开始读字,我们希望字从成心义到无意义,变成图象,到最后字要像落石1般可以杀人,要能透过文字去再现这片岛屿上产生过的灾害。3年前我们听得茫茫然然,试着去做1些东西。

当我们开始进剧院实验的时候,我特别请了现场的技术人员准备了音响系统,由于老师说这次会找桑布伊来做里面的音乐,所以我特别放了音乐,想让老师感觉。他进来不到1分钟就说,音乐关掉,我们不需要音乐。其实做影象最常需要的、最常凭仗来抓感觉、抓时间的就是音乐,而我们不听音乐。


乃至在3年里我历来没有看过舞者。只有某1次由于要拍宣扬照,老师请了舞者上来暖身排练,我们大概看到了1下她的比例以外,这3年来都没有看过舞者。我们几近完完全全专注于影象本身。



我们开始看蒋勋老师念诵的诗,这些诗怎样样在台上排列。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让它渐渐地消失,变成1个1个的字词。它开始从成心义的句子、诗句,变成只有词语,而最后变成河流。


老师丢给我们非常多,除文学以外,还有山名、鸟名、树名,还问我们知道哪些地方,这些地名是怎样来的,他非常喜欢这些。当把这些文字放在1起时,开始写意了,开始没有那末要看到其中的意思了。这些在活动的字全部都是台湾的鸟和河川的名字,然后地名渐渐地跑进来。



这是我们设计的其中1个片断。开始1切混乱,然后有更大的字落下来。最巨大的是“美”这个字,老师请我们把它拉到最大。一样的没有舞者在剧院里面,我们就看“美”这个字可以在台上造成甚么样的张力。


林老师希望影象在剧院里面是打造空间的。他在叫我们做汉字的时候,请我们去参考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,请我们去看Jackson Pollock的东西,我们回应他蔡国强的爆破作品。我们开始把东西渐渐地具象化,逐一地打磨。

“美”转了1个弯,在台上变成了道路,变成了绝对抽象的线条,抽象的块、面。



然后“丽”渐渐地爬上来。台湾的作家骆以军说,它像是1只大眼睛的鹿。




我们开始把所有的诗词排成我们看不懂的状态,并且把它压至最扁,透过数位的软体,快速地把它偷偷地打开。



打开到最大的时候,我们再也分不清楚它是甚么了,我们开始让它旋转,老师觉得这像是碑文。



老师提出最困难的的要求是要文字砸死人。这里是我们的草稿,由于它才刚刚首演,我们现场的录影并没有办法给大家看,当它到北京来的时候请大家1定要进剧院。


所有的落石砸下,引发大地震。所有的屋子都倒地,笼罩在1片黑暗当中。


老师在3年前就告知我们,最后要是文字打造的星空。这永清县皇家凯门工作服
所有的1点1点,全部都是我们的影象设计于甯打造的。老师给了我们好多词,但这些词再度显现的时候,它们会渐渐地碎掉,乃至被海浪冲走。


演出前两个月,我们终究第1次看到我们的东西配合着舞者是甚么模样,我突然理解了这1切的安排是为何。当那些像落石1样的字砸下来以后,影象组5个团队全部都1直在摸手臂,鸡皮疙瘩掉满地。





我问大家,你们觉得怎样样。大家就说很怪,我说哪里怪。迟疑了半天于甯说,他觉得影象终究活过来了。他看到了那些文字真的把舞者砸死了,把在岛上的人民砸死了。然后舞者起身,渐渐地扶起彼此,在残破的文字当中继续歌舞,仰望星空。






这是我这3年来同时做的两个作品。


这几天到北京来,1席的同事问我究竟是甚么触发你、你究竟看到了甚么,才让你想要做这1切。我1直答不上来。晚上北京的朋友带我去吃饭,跟我说赖老师的《如梦之梦》到现在还是买不到票。

我想起来我18岁读大1,第1个看的学校作品就是《如梦之梦》。那时候坐在中间的旋转椅上面,看着所有的学长姐,演着1个长达8小时的故事,他们也才210几岁而已,我看得如痴如醉。


我爱做梦,有1个老师他做了1个更长的梦,好几10年的时光可以在8个小时里面说尽。里面的演员徐堰铃,在舞台上不断地绕着圈走,我看到了她在剧中的角色在方寸之间就走到了她在巴黎住的阁楼,那是震动我的第1点。

我看了很多大师做的梦。今年萝瑞€€安德森跟黄心健的作品在威尼斯双年展得到了最好VR体验奖。我看了以后特别地兴奋。戴上VR眼镜以后,你在那个空间里面是用飞的,1样只有黑白,全部都是粉笔写的字,里面8个房间,每一个都有不同的东西。



我非常兴奋,马上在微信上面跟我朋友说,你1定要去看。我朋友说可是全部都已预约满了。我说没关系,我想办法让你去迷路。我朋友突然回我说,你说这句话怎样有点浪漫。事实上我觉得也蛮浪漫的,我发现这也是我从毕业以后1直在做的事情。


2007年我是林奕华导演的助理,排练了3个月,发展了很多剧本。在某1个首演的晚上,林奕华导演问我未来想要做甚么,他说,你的眼前现在有很多扇门,你要选择1扇去开。

我1直在想林奕华导演讲的这句话。2017年年初的时候,我在英国的剧院里面突然又遇到他,他又问我最近在做甚么,我答不上来,我说我想好好生活。但到了年底我突然有了答案。

由于看了萝瑞€€安德森跟黄心健的作品后,我发现迷路是我1直在想办法做的。不论是找资源,找资金,找有趣的方法,还是去找对的团队,我突然知道我想要随着1个团队继续找方法去迷路。

我发现1席的副标是“人文、科技、白天梦”。作为我来讲,我是1个念戏剧的很人文的学生,1直在跟理工宅男宅女们相处,去打造1个很科技的梦。

谢谢1席,谢谢大家。


【推荐浏览】

€€


€€


€€


€€



热门演怎样在工作服上区分级别
讲,请点击浏览原文


长按,辨认2维码,下载1席app

iOS Android用户都可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